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我看到趣味经济学里有一条如下:

【利息】银行家的儿子问爸爸:“爸爸,银行里的钱都是客户和储户的。那你是怎样赚来房子、奔驰车和游艇的呢?”银行家:“儿子,冰箱里有一块肥肉,你把它拿来。”儿子拿来了。“再放回去吧。”儿子问:“什么意思?”银行家说:“你看你的手指上是不是有油啊?”

 

于是想到:

故事中的银行家讲得是“过手就有油水”的商业法则,现实中,银行做的是钱的生意,钱来钱去,中间赚利差,其实赚得也是信息不对称的钱。现在都讲互联网金融,说得好像是O2O的商业模式,其实只不过是从网下搬到了网上,把利差改成了中介费。并且这个中介机构可能更不负责任,在推销产品时,告诉客户此产品多好多好,融资/借款公司、借款人多么优质,经过他们的审查,可一到年底,不管是借款公司,还是P2P平台全不见了。

以我身边的例子为证,两个月前还在超市、小区门口立牌宣传“月返利,年化收益率15%”的投资公司,最近两周我看到他们一直是店门紧闭,门口张贴“去总部学习,带来不便,敬请谅解!”

这学习的时间挺长的,不由得让人联想起去年年底的P2P跑路潮,真是血的教训呀!可惜的是,“惨案”没有结束,来自网贷之家的数据显示,截至11月底,2014年全国共计有183P2P平台出现问题。其中,“诈骗、跑路”问题平台最多,占总问题平台的57%

即便如此,仍有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实际问题平台的占比会高于80%,没跑的只是暂时没跑而已。可怜“中国大妈”们的血汗钱呀,成为书写发展互联网金融的血泪笔。

现在大家天天鼓吹互联网金融,搞得好像只要跟互联网金融占边了,就是高大上的新兴产业,不挨上新概念,你就是要死掉了的传统产业。

在我看来,互联网金融在中国是先腾飞,再死亡,然后才是慢发展。互联网金融的核心不是互联网,如果是一群搞IT的来搞,效果可能还不如搞高利贷的(当然,如果你像阿里那么有钱,可以任性的从金融行业挖来一批人才,比放高利贷的做得好也有可能)。

互联网金融的核心是金融,金融的核心是什么?玩转货币和信用,赚得是信息不对称。这点由古至今未变过,原来叫票号,现代叫商业银行,工具多了,样态变了,可是万变不离其中。

以P2P为例,如果A可以直接找B融资,那还要C做什么,C的作用要么是带着A认识B,要么在中间起到担保的作用。现在C说,我介绍你们认识了,A是借钱的,你先给我15%,我再将10%按月返给B,本金一年后给我。

正常情况下也不会出问题。可是现在C为了跟DEF等抢市场,什么客户都接,反正B很傻,只要利息高就行。大家都盲目的想做大,想抢市场,最后很多B受伤了,大家就会排斥这个行业。

企业立于信。据说现在搞互联网金融跑路的都有90后了,这些跑路的人里面,有几个在创业的时候就是想做一个百年老店,还是一开始就为自己备好了后路?我曾经做过一个关于P2P的专题,当时暗访了一家披着互联网金融外衣的小贷公司,将得到的资料拿给相关的法律专家看,得到的结论是:投资者通过签订的整套合同,最后跟平台彻底脱离了关系,发生风险投资者将投诉无门。

如果一家企业在创办时的立意都有问题,那后面的结果可想而知。

金融立于专。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。2011年的时候,我到某国有大银行信贷部门采访,当时他们部门的骨干力量应该在三十初头这个年纪,没具体问,但估计是70末,是大学毕业就进银行工作的。虽然,我也是学金融的,但是相比人家,觉得在专业领域真是所知甚少,书本上信贷评审只是一个框架,几项指标,可是实际工作那是一个相当长的流程,有很多细节,有很多人的配合。2013年,我再到他们部门采访时,负责人跟我说,他们支持小微企业这几年总共就只有一笔不良贷款,我很吃惊“才一笔?”。负责人苦笑说,“才一笔,我的压力已经很大了,整个北京市就我这出现一笔。”

银行业最近一些年发展得好,不能说只是国家庇佑,我们也得肯定,银行业的服务水平、专业水平也一直在提升。相比之下,那些高呼我们是“互联网金融”的创业者们,真的有踏实的做好自己的风控体系吗?真的有建立专业化的风控队伍吗?

做好一个行业不容易,做死一个行业却很容易。要想玩转金融,先要建立信用。一个没信用的人谁愿意借钱给他,一个没信用的行业,怎么可能长久发展。

 

又到年底了,写给那些已经跑路的,二次跑路的,准备跑路的,助纣为虐的从业者们,为了让大家都过个好年,踏实做事,老实做人吧。

 如果不太会投资,放在银行里安心些,有时候先尝先试未必是好事。

 看到不公,就想唠叨一下的我,可能有唠叨得不对的地方,欢迎批评指正。

 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,工作顺利,财源广进,事事如意。

话题:



0

推荐

王森

王森

13篇文章 8年前更新

王森,《财商180》栏目制片人兼总策划,资深财经媒体人,原央视证券资讯频道《财智汇》栏目主编。

文章